江海法院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法治最强音
文章出处:江海区人民法院发布时间:2024-06-12
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,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,江海法院特制作动漫《百年生恭鲤鱼寻“保”记》,以生恭鲤鱼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道路上遇到的难题为切入点,向非遗传承人介绍如何获得有效司法保护。
今年以来,江海法院立足当地文化优势和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,开展保护非遗系列宣传普法活动,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司法保护上蓄势赋能。
一是聚焦精准施策,谱写非遗普法行动“进行曲”。为增强非遗保护的专业性,精准对接司法服务,组织知识产权法官走访生恭鲤鱼、铜木镶嵌传承人,详细介绍法院在保护本土非遗文化上的举措及相关法律知识,以法治合力共护中华文脉传承。针对独具地域文化的礼乐龙舟,组织礼乐法庭法官深入龙舟排练现场,普及划龙舟容易忽略的法律问题,把法律风险点预防在前端,让龙舟活动真正成为凝聚村民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纽带。
二是注重喜闻乐见,唱响非遗普法行动“流行曲”。适应新媒体时代传播需要,推出“百年生恭鲤鱼寻保记”动漫宣传作品,以生恭鲤鱼为主角,把非遗文化在发展的进程中遇到的难题用普法动漫的形式展现,融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手段,提升非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实效,提高社会公众参与保护、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和积极性。
三是传承青春力量,奏响非遗普法行动“合奏曲”。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、学生到法院开展生恭鲤鱼制作活动和普法宣传教育,拉进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,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,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,滋养学生法治素养。